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2013春/桃園。大溪好七逃

春天正是出遊天,

和朋友相邀來去大溪走走。

















齋明寺,

創立於清道光年間,後歷經六代住持。

其法統承襲普陀山、鼓山曹洞宗、日本曹洞宗等不同的宗門,

後在聖嚴法師時期歸由法鼓山管理。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該寺原於1997年4月以前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四周清幽,

正值春暖花開,

朵朵櫻花綻放。


























廟旁有條古道,

最早是採用大溪的鵝卵石鋪設而成,

民國十二年(1923),再改成以大漢溪石鋪設成石板步道。

當時大漢溪無橋可行,居民必須以渡船過溪, 沿這山路石階爬至齋明寺朝拜。



























大溪橋,始建於清代,早期為以竹籠、石塊堆疊興建而成的竹木板橋,

是大溪鎮賴以對外連絡的重要交通要道。

昭和九年(1934),由日人改建為全長280公尺的雙孔鋼索吊橋。

民國50年(1961)時,因舊橋不堪使用,台灣省公路局乃將之拆除,

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長度與吊橋相等。

近年來,大溪鎮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不遺餘力,決定將大溪橋予以美化,

經鎮公所和省公路局規劃,在民國90年(2001)底動工,

將改建成為長330公尺,有13根橋墩的現代鋼筋混凝土橋。

橋樑兩側以鋼索懸吊,兩端橋頭入口為復古的拱門造型,

橋面兩側人行步道設計花台牌樓,讓整座橋樑外型呈現復古吊橋型式,又富有巴洛克風味。



















































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年)在大溪老街實施市街改正,

聚集了眾多店家的今和平路一帶成了主要重點。

而在這波改建當中,向日本人學習過泥匠技藝的陳旺來、陳三川兄弟,

將常用於廟宇的剪黏與交趾燒應用在牌樓厝的立面上,

吸引其他人爭相仿效,來彰顯財富和家族的實力,

使得大溪老街的街屋立面充滿了繁複的裝飾。

讓大溪老街的房子與其他地方更顯不同。



















平假日都是遊人如織,

老街上也滿是當地美食,

碗粿、鹹湯圓都值得一嚐,

最後回去的時候,

也一定要買包大溪豆乾當做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