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2015春/台中豐原。漫遊大阪式菸樓、鳥居土地公、巴洛克風土地公


日前看到新聞報導豐原區鐮村社區的故事,

講述當地過往曾為台中重要的菸葉產區,

從日治時期到民國50.60年代,

撐起當地重要的經濟命脈。


「鼎盛時期,菸田占農村80%的田地,村子有100多座菸樓,可說家家戶戶都靠菸葉過活。」

當時菸葉屬於高經濟作物,雖然冬天採菸葉,要忙著整理、串烘菸葉,

菸樓烘菸的火24小時不能停,非常辛苦,

但只要忙完一季,賺來的錢足以買房蓋樓,買地娶媳婦了。






































繼續往社區裡面走,

便可以來到金陵祠土地公廟。




位於豐原區鐮村路271巷的金陵祠(前身並非日本神社),

帶有日治時期所留下的中日混合之風格,能留存至今仍保有金陵祠正面,

可能是受了日人的影響,將牌樓建造成鳥居的樣子,

或是取神社及日本佛寺中以鳥居做為神界及俗界之分界,

鳥居最上方之「笠木」及下方「貫」部份之間還加上匾,

正面左側字樣為「丙子年O春」,右側則為「林慶通敬題」,

背面中央為「劍氣繞陵」,左側字樣為「西一九三六O」,右側則為「林慶通O」,

匾上面的年代與「金陵祠義捐金名錄」的時間同為(昭和)丙子(1936)年,

所以並不是後來加上去的,推測此座鳥居應該為牌樓之用途。



從過往照片可以發現到,

日治時期的土地公廟周邊還是一片田園,

遠遠地就可以看到鳥居矗立。

當時地方仕紳呼應日本政府的皇民化政策,

也才建有此一神道信仰的鳥居。


金陵祠土地公旁還有一棵百年珍貴老茄苳樹,

經農業局實地會勘,推估樹齡已有一百五十年之久,將列入百年珍貴老樹。

社區還有另一處後山腳土地公廟,

於昭和七年(民國21年)由林祚漢、林壬癸、林慶財等為發起人捐獻土地重新修建完成,

是一座風格特殊的巴洛克式建築風貌土地公廟,這樣式的建築工法全臺灣尚屬罕見。


土地公廟神跡顯赫香火鼎盛是村莊早期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早年即由信徒組織福會至今有百年歷史現尚有80人參加福會組織,

福會分成八組成員輪流擔任福頭每年辦理福會八次,

此祠兩側石柱對聯及碑文之撰寫由當時豐原仕紳文人張麗俊所題相當珍貴。



造訪鐮村社區後,

讓人佩服社區居民的團結與凝聚共識的力量,

保護這些文物讓後代子孫可以了解地方發展史,

從身旁著手,認識家鄉、愛護家鄉,

這樣的方式及行動值得你我來學習。

By Dreaming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2015春/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好幾個三角形坐落在田間,

遠遠的便可以看見,

綠綠的秧苗和田園,

一同應和著主的光輝。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位於後壁菁寮國小附近。

該教堂興建於1955-1960年,原屬於方濟會系統,但於1991年委任「聖若望修會」管理。

由德國建築師哥德佛萊德·波姆所設計。

在波姆於1986年獲得普利茲建築獎後,該教堂在臺灣的建築價值與時代意義更加受到重視。

而在2001年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該建築被票選為第23名。

該教堂主保為聖魯德克主教。聖堂左側的壁龕為朝拜聖體堂,

內有鑲有極小片真十字架纖維的十字架以及聖瑪利亞·葛萊蒂的聖髑。


聖十字架教堂的建築由四個角錐尖頂組成,

分別為「鐘樓」、「聖洗堂」、「聖殿」、「聖體小堂」,

其最大特徵是其外觀均為包覆鋁皮角錐尖頂,圓錐頂上各有不同的基督信仰標記,

分別為「公雞」、「鴿子」、「十字架」、「王冠」,

指出這些禮儀空間的特殊意涵和作用;而這些狀似秋收之後田間稻草堆的四個尖錐建物,

也形似帳幕,意指「天主居住在人間的帳幕」。

此外該座教堂的深紅色木質門窗與不規則紋樣的花玻璃,

均使得這座建築與當地傳統紅牆紅瓦建築形成強烈對比,並成為當地的著名地標。



 教堂內禁止攝影拍照,以及大聲喧嘩,

神父希望大家可以靜靜地感受教堂的氛圍和聖歌,

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與上帝對話。


韋方濟神父是天主堂的神父,從法國南部來到台灣已經二十餘年,

初來到臺灣宣教,同步學了國、臺語,來到臺南後,他發現講臺語更能融入社區。

果然,臺語發音的他,比其他外鄉人容易拉近和社區居民的距離。

參與社區舉辦的中秋晚會時,韋神父也入境隨俗的拿起麥克風高歌一曲,無庸置疑的,

他所選的歌曲是臺語歌《向前走》。

在臺灣傳教20多年的韋方濟,在心裡早已認定自己是臺灣人,

他還笑說自己是「法國製造的臺灣人。」

正因這樣虔誠、慈悲、友善的他,深受居民還有遊客的喜愛。



感謝這些無私奉獻的傳教士們,

謝謝他們與我們一樣熱愛這塊土地,

因為有他們,台灣變得更加美好。

------
地址:

731台灣台南市後壁區294之1號

開放時間:

週六&國定假日:下午2:00-4:00
週日:上午10:00-11:00 / 下午 2:00-4:00
預約參觀資訊: http://goo.gl/LHyckn

2015春/台南。後壁。在地食材的好味道-稻稻來社區廚房



























稻稻來社區廚房,

位在菁寮老街上,

平日提供社區老人午餐,

假日則對外販售餐點和米麵包、麵條等。




 稻稻來所在的老厝是老村長莊長溪先生的故居,

後代子孫無償提供地方做文化保留的展示點,

取名稻稻來,亦是希望遊客慢慢來,在菁寮老街上享受自在悠閒,農村慢活的步調。



廚房內外都布置的很有農村味,

讓人懷念起小時候的老家,

以及純樸農村才有的建築和擺飾。




















午餐和朋友各點了米麵條及米飯套餐,

後壁是個產米的鄉鎮,

菁寮在地更是無米樂及全國十大經典稻米的產地,

稻稻來社區廚房也提供大家可以大口吃米。

這裡的米飯非常香Q可口,

在配上當地食材,午餐讓我吃得飽飽飽阿。

朋友點的米麵條,也有不一樣的口感,

十足的米香及Q彈,讓人一口接一口。

























很開心今天來了稻稻來午餐,

享受一頓在地食材的美好餐點,

謝謝後壁、也謝謝稻稻來社區廚房,

讓大家都能飽食而歸。


-----

地址:

台南市後壁區墨林里189

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2015春/台南。鹽水。月津八景再現--2015月津港燈節

2015年台南鹽水月津港燈節於2/14-3/15舉辦,

可以看到藝術浪漫的燈光造景,

還可到鹽水中山路上的老建築翻修的月津故事館,認識鹽水的故事!


















每天17:30~23:00會舉行點燈活動,

3月15日閉幕當天還會舉辦音樂會。




























今年的月津港燈節以「鹽水夜宴圖」為創意主軸,

展覽面積從從4.9公頃增至9.8公頃,





















並以知名古畫夜宴圖為概念,由五組藝術家結合聲音、影像及表演藝術進行創作,

緊扣月津八景,依「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等五大主題,

融合現代裝置藝術,邀請多個國內外藝術國隊合力創作­,




月娘




































規劃出32座主燈、6座橋樑光環境,

結合橋南老街、王爺廟巷、連成巷、八角樓等­場域的「巷弄燈區」,

和善用環湖及樹林打造的「光環境」,

營造出河港、環境、鹽水人、在­地文化結合的燈景藝術。



月月月月



沿著河岸邊,

藝術作品在兩旁展開,

點綴這條帶有歷史的月津河港。

每年的燈節,作品總是讓人經驗,

藝術家以不同的形式展現人文與藝術,

扣緊月津八景,

讓已消逝的八景可以以其他形式重現。




















比起台灣其他燈節,

月津港更顯得與眾不同,

來此走走看看,

了解月津,也度過一個美麗的燈節夜晚吧!

---------------------
公共運輸措施
月津港燈會節活動期間:104年2月14日至3月15日
營運單位為市區客運及公路客運路線班車,以固定路線及晚上班次加密方式疏運
每日往返固定班次126班,每日加開班次往返計6班(晚上班次加密)
活動期間內每次往返共計132班次。

燈節會場平面圖
交通工程措施
管制
  • 行人徒步區1:燈區
          管制路段:行昌路(中山路至橋南街)、橋南街(康樂路至行昌街)
  • 行人徒步區2:燈區
          管制路段:康樂路(自橋南街至月津港湖面平台前路段)
  • 「啓燈」交管
          管制路段:行昌路(中山路至橋南街)
交通
  • 國道1號→在新營交流道下→往鹽水鎮方向(172縣道)→過新營市明達中學後→鹽水鎮南門路→橋南街右轉→台南市鹽水區鹽水月津港